2021年1月13日晚,由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主办的“新型油气井出水点监测技术发布会”在钉钉等多个网络平台顺利举行。发布会以技术推新、信息共享、科技合作为主题。为响应国家号召,秉承避免集会扎堆的原则,发布会全程以云直播的方式进行。收看此次发布会的观众包括石油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人员、现场施工人员以及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本次会议由青岛国际院士港技术交易中心提供场地和宣传支持,同时得到了青岛国际院士港各部门的大力协助。本次发布会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并有多家企业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愿望。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当代科研的目标和任务。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立足能源领域,以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为研究重点,经过我院科研人员历时一年的技术攻关,现已成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油气井出水点监测技术。本次发布的新型油气井出水点监测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油田找水存在的工艺问题,由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固体缓释示踪剂材料为找水技术的核心,其采用最新一代的微量物质示踪剂研发而成,产品种类多可适用于多段同时监测,并且已通过国家CNAS认证。新型油气井出水点监测技术与国外技术对比,出具报告的时间可缩短25-55天,成本远低于国外技术,在监测时间方面可长达1-3年,在测试精度方面较之第一代化学示踪剂提高了一万倍以上。另外,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已经建成了国内唯一一家针对微量物质的高精度处理检测实验室。目前该技术完成了多井次的现场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出水监测效果,并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在今后的油田监测及其他应用领域,新型油气井出水点监测技术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作为青岛国际院士港第一批成立的科研机构,立足能源领域,以海洋能源工程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工程为研究重点,突破常规思路,着眼未来发展。在全民抗疫的关键时期,大地新能源全体员工攻坚克难、牢记使命,不...
发布时间:
2021
-
01
-
14
浏览次数:12
11月—12月,青岛国际院士港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科研副院长一行先后赴新疆油田、胜利油田考察,就自研技术开展合作进行了交流,并已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新疆油田交流期间,大地新能源研究院科研副院长介绍了研究院的发展历程、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情况等,并重点介绍了自主研发的高导流通道压裂技术在新疆油田的现场应用情况,得到新疆油田开发公司、采油厂等单位专家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该技术在油气井增产增效方面效果显著,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技术。同时,希望大地新能源研究院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双方进行更深入更广泛地交流合作,助力新疆油田提质提效提产。在胜利油田交流期间,就该院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情况、现场遇到的难题等与井下作业公司进行了交流,并现场给出了解决方案。双方就2021年的合作达成了共识,明确了下一步技术应用、方案落实、产品规划等计划,双方对进一步深度合作充满了期待。
发布时间:
2020
-
12
-
29
浏览次数:29
2020年11月由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耐超高温示踪剂在西部油田8500米以下的某油气井剖面监测工作中成功取得30余个检测数据,这一成果为施工井的油液产出剖面和压裂效果的分析提供了科学精准的依据。该西部油田是亚洲陆上最深油气田,油气成藏于大断裂带的溶洞内,受断裂运动影响,地层极其复杂,井底温度高。油藏埋深达8500米,而普通的示踪剂只适用于平均6000米左右的地层,温度上限为150℃,因此在高温下失效不能起到监测作用。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研发团队通过不断地实验研究,性能改进测试,成功自主研发出两类耐超高温示踪剂,一类是溶于水的水基示踪剂,35种;一类是溶于油的油基示踪剂,30种,耐温均达160℃以上。团队在油田现场开展了现场实验应用,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将耐超高温示踪剂随压裂液同步注入地层,压裂返排和生产期间进行取样,使用高精度检测仪器(精度达10-14Kg/L)对样品进行检测,精确计算出第二段示踪剂浓度为第一段示踪剂浓度的7倍,从而判断第二段为高产出层等产液剖面信息,同时对该井压裂效果进行了科学准确的分析。耐超高温示踪剂在地下深度8500米的成功应用,打破了示踪监测技术的施工记录,为超深油气井的精确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成熟经验。
发布时间:
2020
-
12
-
07
浏览次数: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