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藏工程师 1名岗位职责:1、应用商业软件或公司自主研发软件完成油气藏数值模拟项目;2、公司自主研发数值模拟软件的售前和售后技术支持;3、公司自主研发软件的测试与应用等。任职要求:1、油藏工程、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精通油气藏数值模拟,具备油藏生产动态分析能力;3、熟练使用Petrel、Eclipse、CMG等常用的建模、数模软件;4、具有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和学习能力;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工作地点:青岛、北京二、软件开发工程师 5名职位描述:(1) 在已有软件基础上进行维护、测试、修改。(2) 负责油气藏数值模拟相关界面的开发。(3) 需要具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岗位职责:(1) 应用C++、Qt进行软件模块的开发和设计工作;(2) 负责软件产品的修改和维护;(3) 负责编写软件开发和设计文档。任职要求:(1) 熟悉C++语言,具备1年以上项目开发经验;(2) 熟悉Qt开发框架,具备1年以上QT项目开发经验;(3) 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或背景。(4) 熟悉VTK。
发布时间:
2023
-
05
-
11
浏览次数:18
2021年6月7日,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助理总工等一行五人,前往北京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并做报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简称cippe),是国际石油石化行业例会,目前已成为一年一度的世界石油装备大会。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于2021年6月8-日1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此次展会,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主要推出的技术和产品有:新型非放射性示踪监测技术、高导流通道压裂技术、自聚防砂技术、油气田出水点监测技术、乳液压裂液、可溶金属材料等十余项自研技术和产品,这些技术和产品大多已在油田现场开展应用,并得到显著的施工效果。展会三天,研究院展位前迎来了络绎不绝行业内同仁的关注,他们积极的了解产品,询问合作事宜,现场研究院技术人员热情地解答着所有的问题,大家在沟通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8日,大地新能源研究院在报告厅召开了技术交流座谈会,会议围绕高导流通道压裂新技术、新型非放射性示踪剂监测技术、压裂增产技术的相关应用和产品展开了技术交流。交流会反响热烈,参会人员纷纷对青岛大地新能源过硬的技术与产品表示肯定!
发布时间:
2021
-
06
-
11
浏览次数:261
2021年5月2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致密油气藏爆燃诱导缝网复合压裂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成果汇报,审查了技术资料,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同意通过鉴定。本次由我院参与完成的致密油气藏爆燃诱导缝网复合压裂关键技术,提交的鉴定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鉴定要求。该项技术拥有多个创新点,其中由我院重点参与完成的部分,包括集成创新了“爆燃压裂-暂堵转向-高导流支撑”复合缝网改造技术,发明了脉冲加砂与纤维高效输送装置,建立了随时间与空间双重变导流缝网压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提出了多尺度裂缝“点面结合”的支撑模式,将破裂压力降低20%以上,有效改造体积提高15%以上。2015年以来,该成果技术在长庆、胜利、江苏等油田现场应用790井次,累计增产油气当量60余万吨。鉴定委员会评价该项成果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建议扩大推广应用范围。
发布时间:
2021
-
06
-
10
浏览次数:169
2019年7月4日,应中国国际学生石油论坛组委会的邀请,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代表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学生石油论坛企业文化展。参加展会的还有斯伦贝谢、三一重工、互邦石油等石油相关企业。“中国国际学生石油论坛”企业文化展旨在为石油企业搭建宣传与交流的平台。本次参展,我院石油技术中心主任就研究院团队、企业文化、业务重点、优势技术展开了介绍,得到了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回应。企业展现场 撰稿人:孟醒审稿人:史胜龙
发布时间:
2019
-
07
-
05
浏览次数:189
2019年6月13-14日,延安鹏珅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东营施普瑞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克拉玛依市深锐商贸有限公司分别派代表到访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洽谈。我院技术负责人结合对方油田现状及实际需求,介绍了包括新型通道压裂技术、自悬浮高强度支撑剂以及新型非放射性压裂示踪监测技术在内的六项技术,得到了对方的认可与肯定。交流结束后,大地新能源与这三家公司分别进行深入交流和洽谈,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撰稿人:孟醒;审稿人:史胜龙
发布时间:
2019
-
06
-
18
浏览次数:128
5月26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到青岛国际院士港调研。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优化、规范、做实的要求,把青岛国际院士港作为科技引领城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王清宪首先来到青岛国际院士港综合服务中心,听取院士港规划建设、发展历程、院士引进、运营模式等情况介绍。在青岛国际院士产业加速器,王清宪走进聚纳达中试车间、一达生物GMP生产车间,与科研人员亲切交流。青岛国际院士产业核心区试验区是院士港原创性科研成果的承载区和转化区,王清宪来到这里,详细了解试验区功能布局,并实地察看了青岛国际院士研究院建设施工情况。在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王清宪参观了石油工程实验室,鼓励科研团队加强技术研究,推进产业化。 王清宪对青岛国际院士港建设前期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国际院士港是一个富有智慧和担当、有视野有创新的创意,要把院士港纳入科技引领城建设总体布局,制定系统的方案,推动院士港建设深化细化、全面提升。要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按照市场化的思路,把院士港打造成整合资源的平台和网络,真正把院士研发力量、企业需求、风险投资、科技服务、市场拓展等整合起来,激发创新活力。要加大宣传力度,持续扩大院士港行业影响力,吸引集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要完善院士港建设推进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协调联动、密切配合,集中资源全力推进...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9
浏览次数:232
2019年5月27日,应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公司邀请,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代表赴河南郑州参加技术交流会议。本次交流我院技术负责人结合对方油田现状及实际需求,主要介绍了非放射示踪监测技术、新型通道压裂技术以及低密度高强度支撑剂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解答了现场专家关注的如示踪剂监测有效期、示踪剂在地层中的扩散,通道压裂技术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问题,得到热烈反应。交流结束后,双方进行了技术合作洽谈,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油田方提出后续可提供试验井来进行新技术的现场试验。交流现场撰稿人:孟醒;审核人:史胜龙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7
浏览次数:148
5月16日上午,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召开表彰大会。作为2019年研究院首个中试获得突破的项目,“水上漂”支撑剂成功实现批量生产,为研究院今年的科研工作赢得了开门红。科研副院长代表研究院对“水上漂”研发团队进行表彰,对成员身上勇于创新、刻苦奋斗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倡导其他员工向他们学习。研究院历经一年的科技攻关,完成上千次实验,优化得到了不同密度、不同承压能力的新型自悬浮高强度支撑剂系列配方,探索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生产工艺。目前,研究院已成功生产了多批次的“水上漂”支撑剂样品。表彰大会现场撰稿人:孟醒 审稿人:史胜龙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0
浏览次数:189
2019年4月30日,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新型自悬浮高强度支撑剂(“水上漂”)产业化工作传来捷报!在我院仪器中心主任的精心组织下,十余名研发人员历经一年的科技攻关,完成了上千次的实验,优化得到了不同密度、不同承压能力的新型自悬浮高强度支撑剂系列配方,探索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生产工艺。目前,我院已成功生产了多批次的“水上漂”支撑剂样品。新型自悬浮高强度支撑剂(“水上漂”)真实密度最低可达1.08g/cm3,承压能力超过70MPa。该支撑剂适用于水平井复杂缝网体积压裂,无需胍胶压裂液,采用低成本低粘度的滑溜水即可携带,可确保次生裂缝充填支撑剂,形成足够大的导流能力,同时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和砂堵风险,减少压裂液对储层的污染;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是页岩、致密砂岩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形成复杂缝网能力强、无污染无伤害的优点,但是由于其粘度低,携砂能力弱,无法将常规支撑剂携带到地层。采用新型“水上漂”支撑剂,能够解决超临界二氧化碳携砂的关键问题,使得该技术有望在页岩、致密砂岩的开发中大规模推广应用。新型自悬浮高强度支撑剂(“水上漂”)成功实现批量生产,为该新型支撑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为我院今年的科研工作赢得了开门红!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5
浏览次数:236
2019年4月24日~25日,应主办方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油气分公司邀请,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赴四川达州参加高含硫气田开发工程技术交流会议。参会单位还包括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原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哈里伯顿(中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贝克休斯(中国)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我院技术人员分别介绍了“非放射性示踪监测技术”、“新型通道压裂技术”和“酸性清洁压裂液技术”三项关键性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一一解答了现场专家针对普光气田水平井酸压产液剖面监测、压裂用纤维注入设备、酸性压裂液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均得到了较好的反响。会议交流现场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9
浏览次数:134